國立成功大學LOGO

竹山高中參訪國立成功大學理工學院參訪心得

文/竹山高中學生

時間:113年12月27日
地點:成功大學工學院
國立成功大學是臺南著名的綜合性大學,擁有多個重要系所和學院,涵蓋了多個學術領域,本次學校特別安排高一數理實驗班全班同學至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實施參訪,期望能透過此次的參訪交流活動,讓高一學子提早掌握大學端科系特色及學習歷程審核與製作重點,並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成功大學由工學院資源工程系向性一主任全程實施接待,一開始由向主任及李政翰助理教授帶領學生參訪「礦士奇材」展覽,說明資源工程學系的核心價值與研究方向,讓學生瞭解資源工程系不僅限於開採天然資源,更是有效的利用與保護這些天然資源,以應對資源短缺與環境挑戰的雙重困境。接著由黃璟勝副教授透過獨特人生經歷分享,傳授學生學習策略擬定方向,讓學生更清楚自已的未來方向。

蔡沛芹同學分享:「礦士奇材」的展覽內容豐富且引人深思,讓他見識到科技的偉大,同時喚起了對環境與未來的責任感。
鐘京軒同學分享:「不容易是人生最公平的事」,這句話講得非常有道理,人生本來就不公平,大家站的起跑線都不一樣,重要的事,我們要如何面對這些不公平,從中找到屬於自已的價值。
李蕙宇同學分享:透過教授介紹工學院的各個科系,讓她聯想到了選課時有聽到部份的名詞,經過這次的演講,讓她對這些學系不陌生,也學習到很多新的知識,大學生活也讓她大開眼界。
林品瑜同學分享:突然聽到「先有擅長,才有熱情」這句話,讓他整個人清醒起來,這位教授分享的內容是他在之前都沒想到的,非常感謝教授的分享,讓他難以忘懷。
徐湘甯同學分享:展覽中最引起他注意的是陳列許多早期的測量工具和重要文件,讓他瞭解原來早在那個時代,人們就掌握了如此精密的測量技術,當他仔細觀察這些工具時,腦海中浮現出礦工們在礦場努力的場景,彷彿穿越時空,感受到他們在艱困環境中的堅持與智慧,令人印象深刻。
侯又寧同學表示:在「礦士奇才」展覽中瞭解, 採礦其實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也是有技術的成分在的。礦科不只是挖礦,也和科技業息息相關,而我也學到一個新的名詞「循環經濟」就是將廢材重新提煉,減少資源的浪費,而如何將物質高效率的提煉出來,就是礦科的專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