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成功大學LOGO

儲集層動力學模擬及風險評估研究室

吳泓昱教授研究室介紹

關於我們/About Us

  本研究室藉由探討地殼中的應力場和岩石特性及裂隙分布的關係、建立相對應的地球物理動力學模型。此模型近年來廣泛利用於資源的開採、如石油儲集層及油氣田的蘊藏量評估、甲烷水合物的探知、地熱開採、甚至稀土資源的搜集等。且因此動力學模型廣泛的結合地球物理、地質、工程的整合應用及資訊整合,更將研究領域推展到資源開採及風力發電之風險評估,以及地震危害度分析等重大民生社會議題。

研究室指導教授/Adviser

  本研究室指導教授吳泓昱為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畢業,主要專長為地震學、地體動力學及地震風險評估。自博士班時期便參與了台灣著名的車龍埔斷層鑽探計畫,並協助實行現場的鑽探、岩心取樣、井測作業安排等完整的科學鑽井流程。且藉由此計畫的機會,得到了國科會的千里馬計畫的補助,前往史丹福大學於Prof. Mark Zoback的實驗室中學習一年。畢業後至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pan Agency for Marine–Ea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MSTEC)擔任研究員,在十年的研究中,主要研究領域包含日本南海海槽的巨大分歧斷層應力場分析,印度氣水化合物儲集層開發,到紐西蘭的隱沒帶斷層的研究,在應力場研究與井測資料分析上累積相當豐富的經驗。回到國立成功大學任教後,將研究領域持續擴展至地震模擬、深度學習、地熱探勘及二氧化碳封存,甚至是地球物理探勘與考古的跨界應用。(圖1為研究室研究計畫的分布範圍。)

圖1 研究室參與之研究計畫與區域標記​

近期研究工作/Researches

  自研究室成立以來,吳泓昱老師就開始著手訓練學生井測相關知識及施測操作技術,並成立井測團隊,為井測相關之研究計畫儲備充足量能。目前井測團隊已為南科區域考古鑽探計畫完成共800公尺的井測作業,所得資料經整理分析後,將為考古研究提供人類文化層深度判定的重要參考依據。今年度(2022年)井測團隊也將以井下電測方式為彰雲地區之水利署地陷監測井進行井況健檢,以助其評估地陷監測井之井況與磁環量測之精度,方能持續掌握地層下陷情況。(圖2為井測作業現場施作情形。)

 

圖2-1 井測作業現場示意圖

圖2-2 井測作業現場示意圖

  除井下電測研究外,在地熱及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方面,本研究室也同步進行相關研究。例如以地震波尾波計算衰減因子(Q值),研究Q值與地熱儲集層分布的關係,希望能為尋找地熱能源提供一個快速而精確的方法。(圖3為尾波衰減於台東地區地熱探勘之應用)

左

圖3-1 尾波衰減於台東地區地熱探勘之應用(Q值計算結果)

圖3-2 尾波衰減於台東地區地熱探勘之應用(參考Q值劃定之地熱區塊)

  另外,近年AI人工智慧大為盛行,本研究室於2021年也與本系謝秉志教授團隊及資訊工程學系朱威達教授共同合作,嘗試為油層辨識建立人工智慧分析辨識的方法,期望能透過深度學習的方式,突破目前在井測資料分析上的瓶頸。

未來展望/Future Works

  MARVEL研究室目前正於蹣跚學步、逐漸成長的階段,在邁向研究室的第三年之際,需要更多的同學參與本研究室的研究項目。特別是地熱能與二氧化碳封存的技術開發,不但是台灣將要面臨的挑戰,更是全球與全人類在永續共存上必須要解決的議題。本研究室期許自己能夠在使用地球物理探勘的基礎上,搭配深度學習的技術,解決地表下構造及儲集層/文化層在開發工程上所面臨的挑戰。並能與系上同學共同努力,在學術上與技術研發上與時並進,邁向成功。

  

吳泓昱 助理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70101台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電話 : +886-6-275-7575 ext 62830
信箱 : sonata@gs.nck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