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成功大學LOGO

專題研究計畫 鼓勵學生實作應用

首銳銲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焊材中MgO 吸水性改善/黃瑞旨:

  這次研究不僅提升了我在材料改質與銲接工程方面的專業知識,也讓我學會如何規劃實驗、分析數據,並從問題中找到解決方案。
  在這次專題研究計畫中,我主要探討了銲材的吸水性問題,並嘗試以不同改質方法來改善其耐濕性能。此外,在專題期間我也機會參與企業暑期實習,這讓我對學術研究與產業應用的差異有了更深的理解。學術研究注重材料的理論分析與精細測試,而產業研發則必須考量生產成本、量產可行性及環境影響。這些經驗幫助我從不同角度審視研究成果,使我能夠更全面地思考改質方法的實際應用價值。這些經驗幫助我從不同角度審視研究成果,使我能夠更全面地思考改質方法的實際應用價值,並意識到改質過程不僅要考慮防水效果,還需兼顧實際應用的可行性。
  在研究過程中,我透過測試與評估不同改質劑對銲材防水性的影響,進一步尋找最佳的改質條件。雖然途中遇到了許多挑戰,但這些經驗讓我對未來的研究與實務工作更加充滿信心。我非常感謝指導教授及實驗室學長姐的幫助,也希望未來能進一步優化改質技術,為銲接材料的改良提供更實用且有效的解決方案。

漢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漿噴塗粉末回收再利用/蔡乙謙

  在去年專題研究計畫獎學金中,有幸能與漢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並製作專題「電漿噴塗粉末回收再利用研究」,研究目標是藉由系陳偉聖老師的專長-資源循環,將廢棄陶瓷粉末進行分選、處理,以達到廢棄陶瓷粉末循環再應用的目的。這次與廠商合作的計畫,有別於我們實驗室常見的金屬循環,而是以陶瓷粉末為原料,進行循環再應用,因此在過程中,額外學習了更多關於粉末處理及物理分選的知識與技術,並有機會將所學實際應用於產業上。
  謝謝資源系讓我能有機會與廠商合作,相較於僅在實驗室做研究,能實際與廠商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及目標,在操作實驗時也會思考更多,如:回收流程是否能實際應用在工業規模上、方法符不符合成本效益等的,讓我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思考,這些都將成為我前進的養分,並在資源循環領域上繼續向前;同時,也謝謝漢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副理們的照顧,總是義不容辭地幫助我們,讓我們能順利完成計畫。

碳化鎢陶瓷軟片的開發/姜宇杰

配方設計與材料選擇
  首先對WC陶瓷粉末的比表面積進行計算,並利用黏結劑(PVB-B76)與溶劑(40%正丁醇-甲苯二元劑)配製適當比例,使其具備合適的黏度與延展性。透過這樣的調整,固含量需要達到85.93%或以上,使其可以順利刮刀成型。
實驗設計與刮刀成型
  在實驗部分,使用行星式球磨,確保溶劑與黏結劑充分混合,然後將WC粉末加入攪拌均勻。為了提升符合廠商軟片的厚度需求,使用不同刮刀高度(0.9mm、1mm/0.5mm、0.6mm)進行試驗,並在自然乾燥24小時後進一步烘乾40分鐘,以獲得穩定的生坯。
成果
  實驗過程中發現,即使持續攪拌,生坯仍可能出現沉降與分層問題。為解決此現象,調整黏結劑與溶劑的比例至1:5,並使用其他的攪拌機將轉速設定至(1000rpm持續6小時),可以有效提升黏度。
總結
  這次的碳化鎢陶瓷軟片開發順利的完成了,在資源系中學習了兩年的刮刀成型技術,還有經歷兩個月在九豪的實習,都對這個實驗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在實驗的中間,也是遇到了一些難題,一開始都使用以前計算氮化鋁的方式計算各種漿料的比例,由於碳化鎢與氮化鋁的比重相差太多且粒徑大小有點差距,不能這樣隨便的調換,但多虧有向老師的幫助,才能這麼有效率地完成。

叮叮噹噹超級認真讀書會

柳柏均

第一次接觸讀書會的相關活動,老實說一開始非常陌生,也不確定最後的效果到底如何。當時就和系上的幾位朋友一起參與,從一開始的生疏到後來的熟識,讀書會這個活動,讓我們彼此透過互相交流的方式,不僅僅交換了彼此對學業的意見,也同時讓我們多了另外的時間可以相聚。最大的收穫莫過於大家互相解決難題,幫助對方回答疑問,看到疑問者臉上的笑容,那種心情不只提問者有豁然開朗的愉悅,解答者也獲得成就感的加成。歷經八週的時間,雖說長不長、短也不短,但讀書會確實讓我們進步了不少,更讓我們了解以討論、互助的方式一起讀書會有莫大的效益。謝謝資源系提供我們機會組成讀書會。

余承洲

當我們聚在一起討論工數、工統時,我們不僅為了閱讀,更為了共同探索、討論和啟發。透過這些討論,我們打開了思想,讓彼此的見解在討論中磨礪。每一次的閱讀和討論,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交流,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書中內容和背後意義。透過與他人的互動,我們不斷擴展自己的視野,接觸不同的觀點和思維方式,這對我們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讀書會也是一個共享知識和經驗的平台,我們可以從他人的經歷中汲取智慧,並將之應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讀書會讓我們感受到彼此的連結和共鳴,在共同努力追求知識和智慧的道路上,我們並不孤單,而是有彼此的支持和陪伴。

奧數金牌

徐銘亨

參加讀書會是一次非常豐富的經驗。透過和其他人分享閱讀的感受和見解,不僅加深了我對書籍的理解,還拓展了自己的思維。在讀書會上,我學會了聆聽他人的觀點,也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想法。此外,經過一學期的讀書會,我發現讀書並沒有自己先前想的那麼枯燥。總的來說,參加讀書會不僅擴展了我的知識面,還讓我更加開放和包容不同的觀點。

鄒秉勳:

我覺得系上能舉辦讀書會這個活動,對每個同學都有很大的好處,這讓我們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互相交流、討論,也可以把自己比較擅長的地方分享給讀書會的同學。每週都有固定的時間可以一起讀書,對學習更是錦上添花。大學是很強調自主學習的地方,常常在學習遇到困難時不知道要怎麼處理,現在有了讀書會就能和同學互相討論,真是一舉多得。

量子速讀方法研討讀書會

黃堃嘉

參加讀書會對我而言,一直是種豐富和啟發性的學習體驗。最近,我加入了一個以Coursera線上平台為基礎的讀書會,這次的主題是關於暗物質的課程,這次體驗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在線學習的便利性和豐富性。 首先,使用Coursera這樣的線上平台,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我們可以在自己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這對那些忙於工作或有其他時間約束的人來說尤為重要。此外,Coursera上的課程種類繁多,從基礎知識到專業技能都有涵蓋,讓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進行選擇,提高學習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在平台內,我印象很深的是暗物質的課程,這堂課讓我受益匪淺。暗物質一直是天文學中的一個謎團,它的存在對我們對宇宙的理解至關重要。透過這門課程,我們深入探討了暗物質的性質、形成原因,以及對宇宙演化的影響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不僅擴展了我的學識,更讓我對宇宙的奧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一起學習,進行線上討論,這種跨文化的學習體驗也非常寶貴。 此外,參加讀書會也給了我們一個共同的學習氛圍和學習動力。在小組討論和分享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可以互相學習,還能共同激發對知識的探索和研究的興趣。這種集體學習的模式,讓我們能更深入地理解課程內容,同時也促進了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 總的來說,這次關於暗物質的讀書會讓我受益匪淺。通過Coursera這樣的線上學習平台,我們不僅擁有了便利的學習工具,還能夠與世界各地的同學一起學習和交流,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我相信,這樣的學習方式在未來將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探索和成長。

日本語研究同好會期末心得

李誠翰:

 學期初,系主任推廣讀書會的資訊,引起了幾個對日文感興趣的同學的注意,於是我們決定組成日文研究同好會。由於成員大多都沒有接觸過日文,或只有一些基礎,所以我們將學習的範圍設定在日文分級的 N5 ,這樣大 家都能夠輕鬆上手。 

學習日文的過程,第一步當然是認識五十音的發音和書寫,這是學習日文 的基礎,就像建房子的地基一樣重要。接下來,我們認識了一些基本句 型和量詞使用,這幫助我們在實際交流中表達更精確的意思。掌握了基本句型,我們就進入基礎對話和日期表達的練習,這使我們能夠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在學期的最後階段,我們進行了新聞導讀和 N5 試題分析,這不僅幫助我們回顧及鞏固本學期的學習內容,還讓我們對日本的時事與 JLPT 檢定有了更深入的了 解。 

由於我之前在校內選修過日文相關課程,對上述內容已經非常熟悉。因此, 在這個讀書會中,我主要負責輔佐組員的學習,解答他們的疑問,並幫助他們鞏固所學知識。同時,這也是我自己複習和強化已學過但可能遺忘之內容的好機 會。這個過程不僅讓我重新找回了學習日文的動力,還促使我在學期中購買了難度更高的教科書來自學,這次的讀書會無疑成為我繼續精進日文的重要契機。 

能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學習、討論和教導,讓我感到學習日文的路上不是孤單一人,這段經歷不僅提升了自己的語言能力,也讓我在教學相長中受益匪淺。這學期的結束並不代表我們學習日文的終點,反而是新的起點。讀書會的設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持續學習和交流的機會,讓我們能夠從頭出發,亦或重拾對日文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總的來說,這個日文讀書會不僅讓我在語言學習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更讓我感受到集體學習的樂趣和力量。 

羅元甫:

 這個讀書會的起因是我們五個人平時就會互相討論功課,交換上課學到的知 識。在聽到主任介紹系上的讀書會申請活動之後,決定選定日文作為共同學習的主題,利用課餘時間培養日文的基礎讀寫技能,由萬榮顯和李誠翰帶頭,分享自己學習日語的經驗,利用網路上的日語學習資源和日文學習的教科書,增進對日文的學習。 

 我接觸過的日文大多來自漫畫、影視或音樂作品,還有一些零食包裝的廣告,僅僅只能用日文中夾雜的漢字依稀猜出意思。第一堂課就是認識 五十音,然後是書寫,當時我還納悶這些漢字去哪了,隨著學習課程進展,在基礎拼音的讀寫後開始學習量詞等,就知道日文不像英文,所有的字都是由基礎的 26 個字母排列組成,而是還要學習平假名、片假名配合漢字書寫, 同樣的拼音可能有不同的漢字和意思。 

 之後我們還學習了各種句型,熟悉不同職業的稱謂,其中有些跟我以前猜的意思其實相差甚遠。另外學習了數量和日期的表達,通過組員分享的日語學習網站和頻道,我也有了更豐富的學習管道,可以練習一些簡單的日文檢測考題。最後是新聞文章選讀,雖然依舊需要花一些時間研究文章中一些沒看過的字,但這讓我想起當初剛開始學習英文的經歷,慢慢地閱讀速度就能跟上水準。我認為,語言是傳遞訊息的管道,要多接觸時事報導的文章,學習語言的同時也能拓展視野。 

陶瓷工程讀書報告討論會

廖晨忻:

在學期初時,我召集了和我一起修習陶瓷工程這門課程的同學,組成專門討論課程內容和實習報告撰寫的讀書會,主題是以固態反應法製備鎳鋅鐵氧體進行分析。在每次的討論中,我們專注於實驗步驟的重點內容,互相協助理解這次的重點和數據,以及實驗過程的各種原理。實驗主要包括了原料準備、球磨、烘乾、煆燒、XRD分析、造粒、壓製、燒結、相對密度測量和SEM觀察等步驟。每個步驟都需要精確的計算和謹慎的操作,而我們的討論正是圍繞這些細節展開,確保所有組員都能深入了解每個環節的原理和操作細節。

作為讀書會的組長,我感受到理論與實驗相輔相成的重要性。實驗過程的每一步驟設計都有其理論基礎,例如固態反應法的化學反應、球磨的均勻混合和煆燒的相變化等。透過讀書會的討論,我們更能清楚地理解這些理論如何應用到實際操作,藉此提升大家整體實驗能力和報告撰寫水準。

在這個過程中,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變得尤為突出。每次討論都讓我深刻感受到大家的互助精神,成員們互相協助、補充彼此的不足,使得整個實驗報告更加完善。這種合作氛圍不僅促進了我們的學習效率,也增強了我們的互助精神。

參加讀書會還讓我的數據分析技巧有了顯著進步。XRD圖譜的分析、相對密度的測量、SEM圖像的觀察等,都需要一定的數據分析能力。在讀書會中,大家分享了許多實用的分析方法,讓我在思考時多了不同的觀點。

很感謝系上提供讀書會獎學金,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份支持,並提升同學間的讀書風氣。參與讀書會和擔任組長,不僅增強了我對固態反應法製備鎳鋅鐵氧體的理解,也提高了我的實驗報告撰寫能力。我期待在未來的學習和研究中,能夠運用此次讀書會學到的知識和技巧,取得更多進步。這個經驗將成為我學習生涯中寶貴的一部分,激勵我不斷地追求卓越。

郭育萱:

參加這次讀書會,主要目的是完成陶瓷工程實驗報告,這段經歷讓我收穫頗豐。陶瓷工程本身是一門涉及材料科學、化學和工程學的綜合性學科,而讀書會讓我們能夠深入探討這些知識,並且互相交流學習。在讀書會中,我們首先對陶瓷工程實驗報告的結構和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討論。報告的核心包括實驗的目的、方法、結果和討論。實驗目的需要明確具體,實驗方法需要詳盡精確,結果部分需要數據支持,而討論部分則需要對實驗結果進行深入分析和解釋。透過討論,我們彼此分享了各自的意見。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了如何更有條理地撰寫報告,並了解了如何通過數據分析來支持我的結論。同時,其他成員提出的疑問和建議,也幫助我更好地完善我的報告內容。除了報告的具體內容,我們還討論了許多關於陶瓷材料的理論知識。這些討論使我對陶瓷材料的性質有了更深的理解。例如,我們探討了不同燒結溫度對陶瓷材料性質的影響、陶瓷材料在不同應用中的特性需求等等。這些知識不僅豐富了我的理論基礎,還使我在撰寫報告時能更好地解釋實驗現象和結果。讀書會最大的收穫之一是體驗到團隊合作的力量。在讀書會中,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專長和見解,透過互相學習,我們能夠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大家一起努力完成實驗報告,不僅提高了效率,還提升了報告的品質。總結來說,讀書會不僅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平台,更是一個分享和交流的空間。這次讀書會不僅幫助我完成了陶瓷工程實驗報告,還讓我收穫了寶貴的團隊合作經驗和更深入的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