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特別分享兩位同學於今夏在業界的實習成果與學習收穫,從材料製程、分析檢測到研發流程,皆展現出資源系學生的扎實訓練與成長。


文/115級朱定吾/暑期實習
非常感謝向性一老師與漢泰科技提供這次暑期實習機會,讓我能延伸大學專題「碳化鎢貼片」的內容,並在研發環境中獲得寶貴經驗。實習期間,更感謝石副理指導我金相分析的方法,讓我在面對燒結縫隙問題時能更快切入核心。
實習時的研究主要聚焦於微米級8YZ粉體與SiO₂ binder之漿料製備,以作為回收MLCC製程中基板塗層原料。雖與專題的漿料類似,但因應噴塗需求,必須兼顧分散與流變性,挑戰遠大於刮刀成型。初期常遇沉降問題,即使加入PEG或CMC效果仍有限,因此進一步對SiO₂ binder進行SEM、FTIR、XRD等分析,並嘗試設計具相似性能的黏結劑。目前雖尚未完成,但後續仍會與公司持續合作。
這段實習經驗讓我體會到產業研發不僅追求可行性,亦須兼顧成本與穩定性,與學術研究有明顯差異。同時,我也意識到自己需更勇於提出想法,許多問題往往能透過討論得到解答,這是我在此次實習中最寶貴的收穫。
文/115級張家峻/暑期實習
首先,感謝資源工程學系與九豪精密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寶貴實習的機會,在暑期實習中收穫良多,且讓我度過充實的兩個月。剛到公司時對流程不熟悉,前期常陷入無所適從,但因實習時間有限,樣品製作行程非常緊湊,且工廠的操作自由度遠不如學校,需要依照生產進度調整,這讓我體會到現場工作的限制與挑戰。
工廠與學校最大的不同在於樣品製作規模與自主學習的需求。在學校多為小量樣品,而工廠則是大批量製作,沒有太多時間手把手教導,因此非常考驗自身的理解力與學習能力。我很幸運能使用新修復的加壓氣氛爐,燒結與常壓樣品相比有顯著的差異,但因公司檔期限制,燒結與脫脂的調整空間有限。測量部分反而比學校更自由,我操作了XRD與SEM多次,累積了寶貴經驗。
專題實驗結果雖未達預期,樣品出現孔隙問題,但與公司數據一致。我成功分析原因並提出改善建議,雖受設備限制無法驗證,但仍算達成目標,翹曲實驗則符合預期,驗證了先前猜想。兩個月內製作了約50片樣品,這在校內幾乎不可能完成,對我而言是難得的經驗。
實習中我深刻體會到學校與業界的差異。課本知識應用於實際操作時常會遇到困難,像是如何判斷脫泡後最佳黏度等,需依靠經驗與資料分析。這個過程磨練了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我學會了查閱文獻與判斷數據,這些都是未來工作中極為重要的技能。
最後,感謝公司同仁在百忙之中給予指導與包容,也感謝老師協助修改論文。本次實習雖有遺憾,但收穫遠超預期,是一次寶貴的學習與成長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