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成功大學LOGO

不自我設限的隧道人-汪世輝博士

汪世輝

國立成功大學 資源工程學系 學士84級
國立成功大學 資源工程學系 碩士86
國立成功大學 資源工程學系 博士99級
利德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經理

採訪人:106級黃嘉琦,109級陳信宇

點選下列圖示即可收聽本集Podcast

自我介紹及在學經歷

  汪世輝學長為資源系大學部84級,於碩士班(86級)及博士班(99級)分別在陳時祖老師及王建力老師的研究室就讀。目前於利德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隧道部經理,具有多項大型工程實績(如,新烏山嶺引水隧道、白河水庫防淤隧道及阿里山森林鐵路屏遮那隧道等),也慶幸自己能將資源系所學應用至隧道工程的相關行業。
  大學時期,由於學長在大三之前尚未對系上各領域有特定的傾向,因此就學期間選擇修習系上所有組別的課程,甚至跨足水利、土木、經濟及歷史等科系來尋找自己心之所向。儘管成績會受到影響,但也慢慢隨著在大地組課程中建立的成就感及適應性,找到自己適合的領域。跨領域的學習也使學長能更清楚地理解當時資源系相對於其他相關科系有什麼特點及優勢。

營造工程產業的選擇與發展

(1) 當初就業目標的選擇與規劃
  學長在碩士畢業後,首先選擇任職於中華工程擔任地質師,主要原因是當時資源系在土木產業界中較為薄弱,要進入國營事業或工程顧問公司也相對較為困難,多數需要學長及老師的引薦,因此營造公司成為學長考量的選項之一,也是邁向隧道工程之路的起點。儘管當時隧道工程並非學長所長,但也因為過去的學習歷程,學長在三個月就完成了三年的技術學習。
  在營造公司任職的5年期間,由於與公家機關及顧問公司接觸頻繁,工作機會也隨之增加,加上公司民營化而面臨轉換跑道的徬徨,學長毅然決然帶著一群同事轉移到規模較小的利德工程。當時的利德工程以地盤改良與橋梁工程為主要項目,並無隧道工程部門。這樣的挑戰,除了創造出建立並擴張隧道部門的機會,也使學長能有帶領團隊並向上發展的機會,是進入其他產業較難或需要更長時間才能獲得的有益發展。

(2) 25年來業界環境或產業的變化
  近年來,隨著大型工程案的增加,施工單位承擔更多的風險,加上工程設計應符合施工現地需求的條件,業界環境逐漸以施工單位為導向,產業結構逐漸由「設計指導施工」轉變為「施工帶領設計」。標案以有利標取代最低標,對於施工方有更多考量,使得施工單位品牌化,並由其找尋顧問公司合作,形成產業關係趨於平行甚至顛倒的情況。若勇於挑戰,建議可以先到營造公司取得實務經驗,再決定是否需要到顧問公司。
  在人才方面,目前業界仍然處於人才缺乏的情形,使得內部形成年齡斷層。一部分是由於大環境的趨勢,學生傾向到高科技產業就業,另一部分則是學生可能並未實際了解營造公司的環境現況。隨著產業變化與科技進步,營造公司內部的工作面向也變得更加多元,不再是以往認知的施工單位。學長期望學生能在選擇前多加了解這個產業,才能真正確認興趣與否。

(3) 現代資源人與產業的連結與機會
  資源系相對於其他科系及相關行業的優勢在於,我們對地質、礦物與岩石的知識基礎。土壤與岩體本身是不一樣的東西,若將岩體以深開挖或土壤力學、而非具備地質概念的處置方法來進行分析與設計,就有可能出現問題且不符合現地狀況。目前資源系多位於調查與分析階段,雖然穩定但處於產業前緣。若要深入業界,先行具備現地經驗或是頻繁接觸產業,才更能強化執行設計或調查分析的基本概念與目標。相較於艱澀的理論課程,也期望系上能多透過野外實習課程或參與地工技術的相關活動,了解臺灣主要的岩石分布並增加現地經驗。掌握住不一樣的知識基礎,才能認知並應用到產業及相關領域。

對資源人的期許

  學長期許資源人能夠瞭解資源系的根本並做跨領域的涉獵,以此為基礎才能夠體現資源人的特別之處。學長也勉勵大家,在堅持自己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我們要去尋找資源來解決,因為我們是資源人。